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六部门部署工业能效提升,聚焦这些重点领域 正文
时间:2025-07-08 07:57:45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娱乐
到2025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优于1.3,工业领域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6月29日发布的《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重点工业行业
到2025年,部门部署新建大型、工业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优于1.3,提升工业领域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
6月29日发布的聚焦《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下称《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重点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面提升,领域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能效明显提升,部门部署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工业
《行动计划》由工信部、提升国家发改委、聚焦财政部、重点生态环境部、领域国资委、部门部署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制定。工业推进工业能效提升,提升是产业提质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降低工业领域碳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分析,到2050年,能效提升是实现二氧化碳大规模减排的最主要途径,其贡献约为37%,是实现碳减排最重要、最经济、最直接的路径。我国工业能源消费量占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65%左右,提升工业用能效率,有助于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近年来,我国工业能效水平不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在“十二五”大幅下降基础上,“十三五”进一步下降16%,2021年下降5.6%。
工信部表示,“十四五”时期,支撑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用能需求将刚性增长。工业节能提效面临着用能结构绿色化水平不高、节能提效技术创新及装备推广存在短板、重点用能行业节能挖潜难度日益加大等问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亟需加强工业能效提升的顶层设计。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重点工业行业能效全面提升,数据中心等重点领域能效明显提升,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节能提效工艺技术装备广泛应用,标准、服务和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重点产品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同时,《行动计划》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一系列具体目标。比如,到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80%以上,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优于1.3,工业领域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
为实现这些目标,《行动计划》聚焦重点用能行业、重点用能领域和重点用能设备,分业施策,分类推进,系统提升工业能效水平。
在重点用能行业方面,深入挖掘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节能潜力,有序推进技术工艺升级,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实现行业能效稳步提升。针对机械、造纸、纺织、电子等行业主要用能环节和设备,推广一批关键共性节能提效技术装备,加快提升行业能效。鼓励企业加强能量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公辅设施改造等。
钢铁行业属于资源和能源消耗密集型行业,煤、焦炭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碳排放是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约占钢铁行业碳排放总量80%。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节能提效是现阶段钢铁行业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降碳措施。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取得快速发展,钢铁工业烧结余热发电机组、干熄焦装置、TRT装置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干熄焦、干法除尘、脱硫脱硝、高参数全燃煤气发电等先进节能减排关键共性技术均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在重点用能领域方面,引导数据中心扩大绿色能源利用比例,推动老旧数据中心实施系统节能改造。支持制造企业加强绿色设计,提高网络设备等信息处理设备能效。推动低功耗芯片等产品和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推动电源、空调等配套设施绿色化改造。到2025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指数据中心总耗电量与信息设备耗电量的比值)优于1.3。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绿色数据中心白皮书2020》介绍,近年来,我国数据中心能效水平不断提高,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率为1.46,部分优秀绿色数据中心已全球领先,电能利用率可达1.2-1.3。但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能耗总量仍在高速增长,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国家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蒋洪强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由于数据中心需要大量电力维持服务器、储存设备、备份装置、冷却系统等基础设施的运行,能耗和碳排放增长迅速,数据中心正面临严峻的节能降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挑战,如何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尤其值得关注。
蒋洪强建议,开展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的政策、规划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定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准入清单,制定节能审查、能耗双控、碳排放影响评价等技术规范。
口碑榜大检阅来临!公众投票今日火热开启2025-07-08 06:59
\2025-07-08 06:57
30多万人被骗,涉案金额高达2000多万!盲发快递如何获取公民信息,这里面隐藏着怎样的陷阱?2025-07-08 06:34
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4月至7月底开展检验检测市场专项整治行动2025-07-08 06:34
首批129只基金、7款保险产品入围!券商如何突围个人养老金代销江湖?2025-07-08 06:33
蒙牛2021财报营收净利双增:净利润超50亿大涨42.6% 液态奶收入占比超8成2025-07-08 06:18
被证监会罚近700万 “纤维板1910合约”操纵案曝光!2025-07-08 05:59
五部门发话!事关“剧本杀”→2025-07-08 05:39
环球社评:开放还是封闭?中美给出了不同答案2025-07-08 05:32
郭明錤:苹果有望在2025年推出可折叠产品2025-07-08 05:32
日本新任总务大臣被曝存在政治资金问题2025-07-08 07:48
基金“风格漂移”为什么屡屡发生?2025-07-08 07:41
经济日报头版:未来之城见未来——“雄安新区这五年”之一2025-07-08 07:25
大型互联网企业降速提质 回归用户价值和科技创新2025-07-08 07:22
65-70美元!俄油价格上限或高于预期 油价短线下挫跌超3%2025-07-08 07:21
这届00后,迷恋小众陌生人社交2025-07-08 07:20
北京今年拟供应87宗租赁住房用地,约307公顷2025-07-08 07:15
宝能姚振华发声!理财产品如约实现前期兑付,诉讼和解、资产处置等取得这些进展2025-07-08 06:39
工信部:推动智能制造标准在石化行业广泛应用2025-07-08 05:57
独家专访港交所集团行政总裁欧冠升:香港可成为中国的金融试验田2025-07-08 0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