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文章:英国承担不起与中国“脱钩”的代价

  发布时间:2025-07-06 02:30:5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参考消息网8月5日报道 美国《》月刊网站8月2日发表题为《英国为何改变对华立场?》的文章,作者是汤姆·麦克塔格。文章认为,长期以来推动英国对华政策的理由正在重新确立:中国的规模和财富意味着英国根本承担 。

参考消息网8月5日报道 美国《》月刊网站8月2日发表题为《英国为何改变对华立场?脱钩》的文章,作者是外媒文章汤姆·麦克塔格。文章认为,英国长期以来推动英国对华政策的承担理由正在重新确立:中国的规模和财富意味着英国根本承担不起不接触的代价。全文摘编如下:

就在2015年,不起英国还标榜自己是中国中国“在西方最好的伙伴”。它不顾美国的脱钩反对,成为中国支持的外媒文章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始成员国。在还是英国欧盟成员国的时候,英国外交官敦促欧盟同意与中国达成正式的承担贸易和投资协议。对当时的不起英国来说,未来显然是中国中国的。

然而,脱钩从2020年开始,外媒文章英国把自己从中国在欧洲最好的英国合作伙伴变成了最严厉的批评者,在西方世界最剧烈的这种转变中,数十年来的外交政策共识化为乌有。英国成为第一个正式阻止华为参与其5G电信网络的欧洲国家。

出现这种转变的原因有很多:英国脱欧意味着,与其最亲密的经济伙伴欧盟断绝关系后,英国不能再拿与最亲密的安全盟友美国的关系冒险。

但是,最近几个月开始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伦敦再次开始软化对华立场。即将离任的英国首相约翰逊今年批准重启与中国的贸易谈判,他的政府还批准把一家微芯片制造商卖给一家中国公司。

英国近年来在外交上的反复提供了最极端的、显示各国如何应对中国崛起所引发的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动荡的例子之一。似乎还没有人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有迹象表明,实际上英国的旧政策正在再次悄悄重建。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包括威胁减少跨大西洋情报共享,英国改变了策略,乖乖听话了。但自那以后,英国又回到了在感觉安全的情况下谨慎对中国开放的立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华盛顿的失望。

今年2月,有消息称约翰逊已经批准重启中断了多年的对华贸易会谈。随后据透露,英国政府显然已经批准把一家英国微芯片工厂卖给一家中国公司,但这一决定不了了之。英国依然保持在香港问题上的强硬政策,但最近的报道表明,英国对华政策的最强硬部分有所软化。

伦敦的一些人想知道,为什么不在涉及英国的核心国家利益时更加独立呢?在某种意义上,探索加深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会让英国蒙受什么损失?拜登政府已明确表示,美国短期内不会与英国达成贸易协议,此外,欧盟也继续奉行与中国接触的政策。

长期以来推动英国政策的理由正在重新确立:中国的规模和财富意味着英国根本承担不起不接触的代价。在英国脱欧、经济增长乏力、债务高企以及没有其他明显的替代办法来增加贸易的情况下,未来的英国首相真的能够忽视中国提供的东西吗?

  • Tag:

相关文章

  • 外汇局局长潘功胜:中国外汇市场将保持稳健运行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22日讯 2022年论坛年会昨日重磅开幕,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受“高通胀”和“紧货币”影响,国际金融市场,包括外汇市场,经历了剧烈震荡
    2025-07-06
  • 微软公司于6月15日永久关闭IE浏览器

    北京时间6月15日晚间消息,公司于6月15日永久关闭IE浏览器。IE浏览器在27年前发布,最初颇受欢迎,到2009年b 1.0时代,IE浏览器仍占据着全球台式电脑65%的市场份额。的Chrome浏览器
    2025-07-06
  • 罗永浩退出社交平台:新微博账号“罗永浩的辟谣号”上线

    昨天锤子科技CEO罗永浩的个人微博改名交个朋友直播间,与此同时罗永浩注册了@产品经理罗永浩的微博账号,微博认证信息是产品经理、产品设计师,目前已完成认证,这个号将进行业务相关的交流和辟谣。值得注意的是
    2025-07-06
  • 专家:美国治理高通胀须尽快纠正“损人不利己”的错误政策

    专家:美国治理胀须尽快纠正“损人不利己”的错误政策中新社北京6月15日电 记者 王恩博) 中美近期陆续公布5月份物价数据。与中国物价继续平稳运行相比,当月美国物价超预期上行。中国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对近
    2025-07-06
  • 南财快评:科创金融总体方案,为产业提供全链条和全周期的金融服务

    11月21日,央行、发改委、财政部等八部门印发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是为传统动能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提供全链条和全
    2025-07-06
  • 北约秘书长:瑞典芬兰加入北约需要更长时间

    中新网6月15日电 据美联社15日报道,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表示,北约必须认真对待土耳其方面的担忧,因此瑞典芬兰加入北约需要更长时间。据报道,斯托尔滕贝格称,他非常愿意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但北约必须
    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