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全国城市平均薪酬10强出炉,北京以13369元拔头筹,南京和厦门实现逆袭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记者 王红茹) 近日,季度京元京和智联招聘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国强出《报告》显示,城市筹南一季度全国平均招聘薪酬10014元/月,平均薪酬中位数7999元/月。薪酬厦门
智联招聘在线数据显示,炉北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38个核心城市平均薪酬为10014元/月,实现环比下降1%,逆袭较去年同期的季度京元京和9059元/月上升10.5%。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全国强出在线数据梳理发现,一季度平均薪酬排在前10名的城市筹南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平均深圳、薪酬厦门杭州、炉北南京、实现广州、苏州、珠海、宁波、厦门(见表格)。
2022年一季度平均薪酬前十强城市
总体来看,北京、上海两地的月薪仍然处于第一梯队,分别达13369元/月和13245元/月。深圳、杭州分别以12592元/月、11388元/月的薪酬位列第3、4位,处于第二梯队。这4个城市的月薪处于领先地位。
南京(10627元/月)、广州(10607元/月)、苏州(10404元/月)、珠海(10248元/月)、宁波(10083元/月)这5个城市分别位列第5位至第9位,平均薪酬均过万,位居第三梯队。也可以看出,长三角地区的南京、苏州、宁波和珠三角地区的广州、珠海,均具备较高的人才吸引力。
对比智联招聘公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报告,在前10名的城市中,南京和厦门两个城市实现逆袭。
据智联招聘公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显示,南京平均薪酬为10554元/月排名第6位,此次超越广州,排名第5位。
南京排位上升跟南京积极“抢人才“有关。在今年1月份南京召开的人才工作会议暨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大会,南京再次强调要奋力建设全国重要人才高地,让人才成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最鲜明的标识。
关于人才,南京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打造高水平国家级人才平台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的意见》,确立了一个战略目标,即:争创高水平国家级人才平台,建设全国重要人才高地。同时提出打造四大平台,即:打造战略人才力量培养平台、打造国际人才首选发展平台、打造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平台、打造区域资源集聚辐射平台,以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再来看厦门,虽然今年第一季度平均薪酬为9841元/月,未过万,但是却跨越式进入了10强行列,成功逆袭。
据智联招聘公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企业招聘薪酬报告》显示,厦门平均招聘薪酬为9780元/月排名第12位。在今年第一季度,其平均薪酬超过东莞(9830元/月),显示出厦门在吸引人才方面具备的潜质。
厦门逆袭跟其积极推进实施的人才政策有关。在今年1月11日智联招聘举行的2021中国年度最佳雇主颁奖盛典上,厦门市获得“2021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奖项。
2021年,厦门市紧紧围绕全市招商大局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实施“留厦六条”等人才政策,抓紧抓实各类人才引育,全年引育高层次人才796名,引进柔性人才9615名,接收毕业生70529名,全市人才总量达到139万人,人才工作“成绩单”令人瞩目。
相关文章
- IT之家 11 月 22 日消息,特斯拉股价遭遇重挫,数以千计的投资者要求该公司董事会采取必要手段来“止血”。而其中一项“止血”措施就是,投资者要求特斯拉董事会立即展开股票回购计划。IT之家了解到,股2025-07-06
- 英国政府6月14日宣布,将取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新购买者的1500英镑补贴。这项补贴拨款于2011年启动,旨在鼓励英国人放弃高污染的柴油和汽油汽车。英国交通部表示,自那以来,英国政府支持了近50万2025-07-06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6月16日晚间,SH600185,股价6.78元,总市值127.8亿元)公告,因工作调整原因,董事会免去鲁君四公司董事长职位,并将择期重新选举公2025-07-06
- 来源:健康时报近日,全国多地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机制或取消查验核酸证明。6月14日,北京市朝阳区朝阳无限社区的志愿者在录入居民核酸筛查信息。新华社记者李欣 摄1. 山东德州6月15日,2025-07-06
曾志伟出任TVB总经理,称“多培养几个刘德华、谢霆锋”,最致命的是年轻人看惯了短视频
和父亲曾志伟视频聊天,曾宝仪松了一口气,“看到他可以聊天看电视了,就知道他的COVID症状在慢慢减缓。”曾宝仪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日前,因为感染了新冠,曾志伟缺席了他一手操刀的综艺节目《奖门人》的录制。2025-07-06- 编者按:疫情对金融行业不间断服务能力提出挑战,同时也为金融科技发挥线上化、智能化等优势提供了契机。面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大考”,上海金融业的“科技脉搏”正加速跳动。从上海此轮疫情复苏可以看出,市场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