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美教授吐槽:洛杉矶已经对水实行配额制了,只能在周一和周五浇浇植物 正文
时间:2025-07-07 13:26:5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百科
第二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于2022年6月28至30日于线上举行,本次峰会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新浪财经和中信出版集团联合举办,峰会主题为“共促全球ESG发展,构建可持续未来”。加利福尼亚大
第二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于2022年6月28至30日于线上举行,美教本次峰会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授吐杉矶实行新浪财经和中信出版集团联合举办,槽洛峰会主题为“共促全球ESG发展,已经构建可持续未来”。对水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生理学教授,配额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制只植物国家科学院院士,和周《枪炮、浇浇病菌与钢铁》作者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参与了从“零碳就绪”走向“净零排放” 环节并发表主题演讲。美教
戴蒙德以谈论洛杉矶的授吐杉矶实行气候开始演讲。他表示,槽洛现在洛杉矶非常热。已经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下过一场正经的对水雨了。几周前,配额洛杉矶开始对水实行配额制。洛杉矶现在非常干旱,整个加利福尼亚州都很干旱,美国西部的大部分地区都很干旱。“这些都是因为洛杉矶和美国的气候变化导致的,同样的气候变化也发生在世界各地。”
戴蒙德指出,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问题,而解决这个全球问题需要全球所有国家共同努力。此外,新冠疫情也是一个全球问题。新冠病毒和气候变化一样,是全球混合在一起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靠自己解决新冠问题。另一个大问题是资源枯竭。
戴蒙德表示,达到可持续的世界经济,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但不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我为什么对世界的未来保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是贾雷德·戴蒙德。
我的家在洛杉矶,和好莱坞距离几英里,和我执教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距离1.5公里。现在洛杉矶非常热。事实上,这是洛杉矶有天气记录的年份里最热的一年,同时也非常干。
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下过一场正经的雨了。几周前,洛杉矶开始对水实行配额制。我们现在只能在周一给家里的植物浇八分钟的水,再在周五浇八分钟的水。因为洛杉矶现在非常干旱,整个加利福尼亚州都很干旱,美国西部的大部分地区都很干旱。
这些都是因为洛杉矶和美国的气候变化导致的,同样的气候变化也发生在世界各地。
气候变化是因为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大气中。二氧化碳叫做温室气体。它们通过很多方式被排放到大气中,特别是通过人类燃烧化石燃料。
美国一个国家无法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是的,我们美国人会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但是其他国家也会排放。而整个大气是混合在一起的。
不单单是美国,中国也会因为气候变化产生相关问题。孟加拉也会,印度尼西亚也会,埃及也会,德国也会,巴西也会。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都会因气候变化产生问题。
因此,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问题,而解决这个全球问题需要全球所有国家共同努力。
气候变化也不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唯一的大的全球问题,不是唯一一个需要全球共同解决的大的全球问题。
我们都关注新冠疫情。新冠疫情就是这样一个全球问题。新冠病毒和气候变化一样,是全球混合在一起的。新冠疫情不像气候变化一样,通过二氧化碳分子在大气中被风吹到一起,导致全球混在一起。新冠疫情是通过人们坐飞机,不故意也无意识地将微生物从一个地区带到另一个地区。
新冠疫情是一个全球问题,就像气候变化一样,现在影响了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
任何国家都不可能靠自己解决新冠问题。澳大利亚尝试过,新西兰尝试过,越南尝试过,他们都失败了。他们因为和其他国家的接触,又重新感染了病毒。
因此,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都是需要全球解决方案的大的全球问题。除了这两个问题外,还有其他大的全球问题需要全球解决方案。
另一个大问题是资源枯竭。这是一个需要全球解决方案的大的全球问题。我所指的资源枯竭的意思是,全世界所有国家都依赖的基本资源的减少,特别是可再生能源的减少。
可再生能源由于我们的消耗,现在已经面临枯竭,特别是森林和渔业资源,淡水和农业所需的表土层。
很容易理解森林、渔业资源、表土层是可再生能源,你可能会想,淡水是无限量的,毕竟我们可以从盐水中提取淡水,不是吗?是的,我们是可以,但是这需要能源。而世界上的能源供应正在逐渐减少。所以,事实上,我们非常依赖湖泊和河流获取淡水,而世界上大部分的湖泊和河流已经被人类利用过了,没有利用过的淡水只存在于偏远地区,比如澳大利亚的西北部、冰岛。
因此,淡水和森林、渔业资源、表土层一样,是正在面临枯竭的可再生资源。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会至少进口一项可再生资源,特别是进口木材和海产品。海产品非常重要,因为人类消耗的蛋白质三分之一来自海产品。因此,因过度捕捞导致的公海渔业资源的减少,对大部分国家都有影响。
中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海产品消耗最多的国家。其他消耗很多的国家包括美国、欧盟,实际上每个国家都消耗很多。
因此,资源枯竭、气候变化、新冠疫情都是需要全球解决方案的全球问题。
在全球化之前的历史中,资源枯竭可以让一个国家崩溃,但是这个国家会独自崩溃,不会影响其他国家。因为过去并没有全球化。
在我2005年出版的《崩溃》一书中,我写到了过去历史上的一些独自崩溃的案例,比如太平洋上复活节岛的玻里尼西亚社会的崩溃,中美洲玛雅文明,在哥伦布到来之前新世界最先进的美洲原住民文明的崩溃,还有现在的柬埔寨吴哥地区的高棉王朝的崩溃,伊拉克和伊朗历史上古国的崩溃。这些都是过去因为过度利用可再生资源导致崩溃的社会。
但是当复活节岛的玻里尼西亚社会因砍伐森林而崩溃时,当时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知道这一事件,因为复活节岛是孤立的。
中美洲的玛雅文明,新世界的最先进的文明在公元800年左右崩溃时,即使是在其周边的墨西哥的先进社会也没有被影响。当然中国和欧洲社会更没有被玛雅社会的崩溃影响。
所以在过去,社会是一个一个崩溃的,因为这些社会间不会相互影响。
今天,我们的世界是全球化的,相互连接的,一个社会再也无法单独崩溃。因为各个国家之间可以通过贸易、旅游、移民、产生二氧化碳或者微生物的方式互相影响。因此现在,像过去历史中那样,崩溃以不影响其他国家的方式一个一个地进行已经不再可能,而我们现在面临的风险是全球崩溃。所有我前面所提的全球问题,气候变化,新冠疫情,资源枯竭,它们都需要协调全球努力去解决。
但不幸的是,政治家和人民现在并不关注协调全球努力,而是关注竞争和利益冲突,比如中美之间的竞争。但是中美都会同样地受到二氧化碳导致的全球变暖的影响,而中美也都会一样地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和渔业资源减少的影响。因此,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没有选择,只能相互合作,和其他国家一起解决这些全球问题。
你可能会说世界上有216个国家或地区,这么多国家达成一致,解决全球问题似乎是不可能的。
但是记住,世界是被五个大的国家或者说是政治单位所主导的。世界被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和印度主导。这五个国家和联盟,占据世界上216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产出的60%以上,也占据了世界上60%以上的二氧化碳产出和60%以上的人口及资源消耗。所以如果这五个国家或政治单位能够在可持续政治上达成一致,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剩下的211个国家将别无选择,只能跟着这五个主导国家一同行动。
因此达到可持续的世界经济,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但不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
这就是我为什么对世界的未来保持谨慎的乐观态度。我现在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又热又干的洛杉矶的书房里和你们讲话,我们加利福尼亚州和中国,和欧洲,和非洲,和世界的其他地方一样,都有共同的问题,但我对我们能解决有关世界未来的这些问题保持谨慎乐观。
感谢你倾听我在这个又干又热的国家,又干又热的州,又干又热的城市的讲话,谢谢。
同方全球人寿股权生变 中方股东拟出清全部股权还债2025-07-07 12:59
利好黄金!高盛称未来两年美国恐陷经济衰退 可能性为35%2025-07-07 12:54
马克龙警告:不要给俄罗斯划红线 以免法国卷入冲突2025-07-07 12:45
工信部:一季度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开局 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5-07-07 12:25
欧盟评估比利时财政预算草案:支出过高 能源补贴不够2025-07-07 12:13
李锁强:一季度服务业经济运行稳中有缓2025-07-07 12:04
专注企业长期发展 中银远见成长正在发行2025-07-07 11:42
上海:目前在岗外卖骑手已近2万人 已建立电商平台、快递公司“企业白名单”和配送寄递“人员白名单”2025-07-07 11:34
安阳火灾38人死亡,逃生女工讲述:剪断铁丝跳墙逃生2025-07-07 11:11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司长胡汉舟:能源供应保持稳定 消费结构持续改善2025-07-07 11:01
A股上市公司数量破5000,“中字头”掀涨停潮!券商最新解读“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2025-07-07 13:10
361度:主品牌产品一季度零售额较上年同期取得高双位数增长2025-07-07 12:50
旧改撤退传闻中,佳兆业转移佛山里水项目至城更公司2025-07-07 12:17
李大霄:23条通知犹如久旱逢甘霖 金融支持民企及民企地产刻不容缓2025-07-07 12:16
英芯片厂员工方致信商务大臣 反对强迫中企出售股份2025-07-07 11:58
谷歌回应“公开俄军事战略设施细节”传言:未改变俄卫星图像模糊程度2025-07-07 11:29
交银国际:1季度网上零售增8.8% 游戏直播政策指导2025-07-07 11:26
招商银行低开10.13% 田惠宇卸任招行行长将赴任招商局金融事业群2025-07-07 11:18
多地推动金融支持保障性租赁房 西安开出2100亿“大账单”2025-07-07 11:05
19天注册用户突破1000万 “i茅台”累计申购人次超1.3亿2025-07-07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