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盘活大学高端人才资源,为中小科技企业成长赋能

炒股就看,全国企业权威,政协中专业,南方及时,科技科技全面,大学端人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副校赋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 张寿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长金才资成长2023年两会期间,李盘全国政协委员、学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带来的全国企业提案之一为《关于促使研究型大学更好服务创新创业生态的建议》。
他指出,政协中当前我国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存在相互脱节现象,南方政产学研用融合的科技科技创新生态尚未形成。
他提出,大学端人加快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副校赋除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外,推动各类学科全面对接社会需求,为硬核科技创新和中小科技企业成长赋能。取消项目评价有关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等纯粹论数量的指标,也不能只看交易金额,而应注重长期经济社会效益。
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政产学研用融合的创新生态尚未形成
金李提出,创新创业大发展,需要研究型大学助力。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和初创团队是创新创业的“活水”。但是广大小企业、小团队往往面临人力、智力和技术等资源瓶颈,创新创业成功率较低。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创新创业越来越依赖知识密集型要素,研究型大学作为新知识、新技术、新人才的生产者,可以发挥更大作用,更好地服务创新创业生态的构建,帮助市场主体破茧成长,走得更远。
金李提出,高端学术资源未能有效服务市场需求。当前我国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存在相互脱节现象,政产学研用融合的创新生态尚未形成。
金李指出,长期以来,高校和科研机构以“两张纸”(即论文和专利)为导向,经费依赖政府,服务产业动力不足,未能与实体经济有效衔接。此外,各大高校的商学院、经管学院以及高管项目实际上没能有效帮助广大企业应对创新创业难题,更没能惠及中小企业和初创团队。
对此,金李提出四项建议,首要是盘活大学高端人才资源。加快人才分类评价改革,除了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外,推动各类学科全面对接社会需求,为硬核科技创新和中小科技企业成长赋能。取消项目评价有关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等纯粹论数量的指标,也不能只看交易金额,而应注重长期经济社会效益。可以在部分城市开展试点,对科学技术应用类人才实施经费配比制,换言之,从企业拿到钱的团队才能获得更多的政府经费配比。
畅通学界-产业界-创投界资源流动
金李还建议,围绕科创需求开展教研活动。鼓励学者们主动走出实验室、学生们主动走出课堂,走进各类企业,提供解决方案。但不要独自去,要与相关学术大师、管理者、项目经理人和咨询专家等,共同对企业开展调研,特别是要多为初创企业起步成长提供前端知识服务,针对跨行业跨领域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开展联合攻关。通过跨界探讨切磋,形成定制化的专业参考建议,并组织回访复盘,把过程写成案例,既帮助企业应对难题,也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此外,他建议大力培育科创事业的中层干才。重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部门及人才团队建设,对高校开展成果转化工作提供稳定性经费支持。广大高校不应好高骛远,要把培育科技创新的“中层干才”作为主要努力方向,而非马云、马斯克。要大力普及“师生共创”孵化高科技项目的模式,在成果转化实践中发现有潜力的科创骨干人才,对其匹配更多商业和金融教育支持。发挥好研究型大学洞悉科技前沿动态、学科门类丰富等优势,大力培育跨学科跨领域、懂行业懂创业、能谈判讲故事的技术经理人,形成足够规模的人才池,补齐创新创业短板。
最后,他提出,要畅通学界-产业界-创投界资源流动。鼓励科学家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参与企业创新活动,包括兼职担任技术顾问、科技成果或知识产权作价入股等。允许高校成果转化部门聘请兼职或全职技术转移专家。探索建立高校技术转移人员绩效激励机制。以税收减免等方式,鼓励高校与创投基金强强联合,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新动能。
综上,他指出,高校要发挥人才蓄水池、前沿性前瞻性、学科门类齐全、资源开放共享、国际交流平台等优势,促进各类创新资源充分流动、共享与增值。
相关文章
一张图:交易品种枢纽点+多空占比一览(2022/11/23周三)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6-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王新喜来源:热点微评ID:redianweiping)在余承东没有进来搅局之前的汽车行业,我们很难看到今天汽车行业隔山差五互怼、争论、吵闹的盛况2025-07-06
比亚迪回应“巴菲特减持”传闻,未发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减持申报记录
7月11日,港交所CCASS数据显示,花旗银行新增股份2.25亿股,其中有2.25亿股为机构转让。市场猜测,花旗银行持仓增加的2.25亿股应该是来自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截至发稿前,港股比亚迪股2025-07-06- 汽车行业的互怼从未像如今这般激烈而频繁。“打铁还需自身硬,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词。”7月6日,魏牌CEO李瑞峰在微博上炮轰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2025-07-06
小米Q3仍未回到正常增长轨道,王翔:高端战略速胜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11月23日,小米集团披露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公告。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小米总收入达人民币705亿元,同比下降9.7%;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21亿元,同比减少59.1%,其中包含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2025-07-06- 上海网络辟谣近日,有网友给上海辟谣平台留言,希望求证网传聊天记录所称“保供单位准备起来了……在发通行证了”的真伪。包括盒马、叮咚买菜、美团、拼多多等在内的多家电商平台均答复上海辟谣平台,没有聊天记录中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