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靠前发力、持续扩大内需、优化营商环境 各地全力拼经济促高质量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新春伊始,政策展多地召开会议部署经济工作,靠前扩抢时间、发力划重点、持续强信心,内需千方百计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优化营商传递出全力拼经济、环境抢抓开门红的各地高质强烈信号。记者梳理发现,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拼经着力扩大内需、济促优化营商环境等是政策展今年地方经济工作关键词。“闯”“创”“干”成为各地普遍要求。靠前扩
奋力夺取开门红
1月28日,发力广东省召开大会提出,持续高质量发展是广东的“根本出路”,要求只争朝夕、迅速行动,以奋斗姿态抢时间、抢机遇,一刻不耽误地埋头苦干。江苏省要求,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分析,主动作为、靠前发力,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落地见效。山东省提出,要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主动性,迅即行动、加压奋进,全力以赴做好稳工业、扩投资、抓项目、促消费等工作,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
从今年各地发展目标看,29个省份将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定为5%左右或更高。着眼稳增长,各地政策靠前发力“暖风”劲吹。《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提出10项行动共32条举措,《辽宁省进一步稳经济若干政策举措》提出27项具体举措,江西印发《关于进一步巩固提升经济回稳向好态势的若干措施》,山东印发《关于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暨2023年“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政策清单(第二批)》……山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孙爱军表示,政策措施主要聚焦当前经济运行精准施策,形成即期拉动效应,让全省各级和广大市场主体动起来,抢时间、赶进度,推动全年经济强势开局。同时,大部分政策措施都延续到年底,为全年经济稳定增长夯实支撑。
此外,江苏、甘肃、湖南、黑龙江、云南等多个省份近期也发布了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落地,着力增强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前瞻性,打好主动仗,力促经济回稳向好。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各地对经济恢复常态化发展充满期盼,正抢抓时间窗口,铆足干劲拼经济。
扩内需成首要任务
着眼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各地力促居民消费回升,扩大有效投资,并以更大力度筑牢实体经济根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恢复和扩大消费被摆在优先位置。例如,北京提出试点建设80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积极培育数字消费、文化消费、绿色消费、冰雪消费,加强商旅文体等消费跨界融合,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浙江全年将举办多项主题促消费活动;四川将实施品质供给、品尚引领、品味生活和创建国际一流消费环境“三品一创”消费提质扩容工程,加快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
徐洪才表示,扩大内需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五大任务之首。在外需收缩的背景下,要着力挖掘内需潜力,促进消费加快恢复,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去年我国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但消费支出实际增速略有回落,随着市场消费信心提振,再加上各地因地制宜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烟火气”将加速回归。
“今年,我国经济复苏的关键依然在全力扩大社会有效需求,特别是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让消费在巩固和拓展经济运行回升势头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认为,随着消费意愿提升、消费信心改善、消费能力增强,今年消费需求将迎来较为强劲的释放。
各地继续下大力气扩大有效投资。从已发布相关数据的省份看,投资增速目标普遍高于经济增长目标,有11个省份投资增速目标为两位数。其中,西藏、海南、新疆分别为13%、12%和11%左右。宁夏、重庆、河南、甘肃、安徽、湖北、内蒙古、辽宁的投资增速目标在10%或以上。近期各地密集发布投资计划,重大项目加速起跑,新老基建齐抓并进。
庞溟表示,要平衡好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促改革的关系,平衡好短期刺激措施和长期发展措施间的关系,在“宜快则快”的同时坚持“又好又快”的高质量发展理念,“特别是在投资方面,必须更加重视投资运行的增长方式和投资质量,统筹好项目建设,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加强对民间投资方向的引导,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徐洪才认为,在拼经济过程中,要避免低端产业重复建设,基建工程要考虑产出和效益,考虑对未来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发挥投资辐射作用,带动更多民间投资。要把钱用在紧要处,量力而行,防范地方债务风险。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2月8日,(赣州)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上,机械臂不停转动,轰鸣声不绝于耳。“得益于相关部门多次协调联络,项目一期二标招标、二期地块用地报批、临时水电安装等事项正加速推进。”孚能科技企业生产经理肖龙海说。
今年以来,多地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重点,持续增强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力挺民营经济发展。1月28日,上海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要求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上海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河北、吉林、陕西等地也纷纷将“新春第一会”的主题聚焦营商环境。河北召开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座谈会,要求简化行政审批,让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抓发展。吉林召开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大会,将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营商环境、省领导包保重大项目等机制。陕西提出着力打造办事更高效的政务环境、市场更满意的政策环境、支撑更有力的要素环境、预期更稳定的法治环境、亲清更统一的政商环境。
“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各地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拿出硬措施,创新政策、服务、资金等直达企业的各类应用场景,大幅降低了市场主体的制度性成本,企业既增强了信心,也获得了真金白银的实惠。”中国信息协会营商环境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斯兰认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必须关注企业“生存之难”、解决企业“发展之困”、实现企业“预期之稳”,这也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潜力关键所在。
相关文章
-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王文嫣 严曦梦)11月23日上午,2022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救助与打捞”论坛在上海北外滩举行,主题是“共建专业绿色智慧救捞,助力全球航运业新发展”,旨在集聚行2025-07-06
- 本报讯记者 王薇)为强化进口非冷链货物“人、物、环境”同防同控要求,切实抓好进口非冷链货物监督检查及疫情防控工作,近日,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加强辖区部分进口非冷链货物销售单位的监督检查。北京青年报记者了2025-07-06
- 本报记者 索寒雪 北京报道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求和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安排,中央企业正以采购交易为切入点,着力提升国有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近日,国资委召开对标世界一流采购交易管理体系推进会,国资2025-07-06
妨害疫情防控秩序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发布:有人不履行报备等义务 导致千余人被集中隔离
妨害疫情防控秩序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发布有人不履行报备等义务 导致千余人被集中隔离4月2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依法惩治妨害疫情防控秩序违法犯罪典型案例,这也是最高检发布的第十七批涉新冠肺炎疫2025-07-06- 新京报讯记者裴剑飞)这两天的北京正在“静”下来,地铁客流就是其中一个缩影。北京地铁、京港地铁发布的客流数据显示,昨日11月21日,星期一)的地铁客流量与上月同期10月24日,星期一)相比,降幅均超过五2025-07-06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