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美国芯片法案影响几何?或限制台积电等厂商在中国发展! 正文
时间:2025-07-08 08:00:21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百科
钱童心上周美国众议院通过了《芯片与科学法案》下称:芯片法案),将为在美国本土新建芯片工厂提供数百亿美元的补贴作为激励措施。该法案原计划本周二由美国总统签署,不过由于拜登新冠再次被检测为阳性,芯片法案的
钱童心
上周美国众议院通过了《芯片与科学法案》(下称:芯片法案),美国将为在美国本土新建芯片工厂提供数百亿美元的芯片限制补贴作为激励措施。该法案原计划本周二由美国总统签署,法案发展不过由于拜登新冠再次被检测为阳性,影响芯片法案的何或签署计划也被推迟,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台积时间公布。
业内担心,厂商芯片法案签署实施后,中国可能迫使台积电等芯片制造商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美国对企业未来的芯片限制多元化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这项对半导体行业补贴额度高达520亿美元的法案发展芯片法案规定,接受补贴的影响企业未来十年内将被限制在中国以及其他地方进行重大交易,也就是何或说企业如果想要在美国之外的地方进行产能扩张,将会受到限制。台积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厂商包括台积电、三星等在内的芯片制造商都在中国拥有工厂,这些企业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可能发生改变。
公开信息显示,台积电在南京拥有16纳米和28纳米的芯片制造工厂,三星在西安拥有存储芯片制造工厂,SK海士力在无锡和大连拥有存储芯片制造工厂,英特尔和美光也都在中国拥有芯片封装和测试工厂。
上述公司中已经有多家企业宣布了在美投资建厂计划。台积电将在亚利桑那州投资至少120亿美元,生产5纳米制程的芯片,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目前这座工厂正在建设中,目标是明年年底完成,该项目也有望获得美国芯片法案的补贴;三星也宣布将在得克萨斯州投资170亿美元。
台积电是目前全球最大也是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商,在全球芯片供应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苹果、高通、英伟达等美国公司生产芯片。根据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的数据,台积电拥有全球超过50%的半导体代工市场。包括台积电在内的中国台湾芯片制造商供应了全球超过90%的先进技术芯片,苹果的A系列和M系列芯片也都由台积电代工。
台积电已公布了未来三年投资1000亿美元用于扩大晶圆制造产能和技术研发。不过由于芯片制造设施非常复杂,依赖从材料到化学品,从软件到测试设备的全球供应链,台积电想要在美国新建芯片产业链也同样面临被供应商“卡脖子”,这些技术涉及到数百种原材料、特殊气体和金属、易耗件等,厂商也很难把控整个供应链。
由于全球芯片需求飙升,芯片制造能力仍面临短缺,各国都在努力建设更多的芯片制造基地。据称,由台积电和其他公司运营的台湾芯片工厂已经满负荷运转,它们已经在最近几个月设法将产量提高了约5%,以试图缓解芯片短缺。
不过重建生产线需要花费的代价是高昂的。根据贝恩公司的数据估算,要将美国芯片产能提升5%至10%,大约需要400亿美元的资金,未来十年美国需要在芯片投资方面耗费约1100亿美元的资金。
国家卫健委:急诊、透析室、手术室、分娩室、重症监护室要做到非必要不封控 保障患者救治2025-07-08 07:52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舞弊动机屡禁不止,年内罚没已超千万2025-07-08 07:25
SWIFT为央行数字货币全球网络制定蓝图,14家银行参与2025-07-08 06:57
世贸组织总理事会举行2022年第四次会议2025-07-08 06:50
稻盛和夫日本最后一个“经营之神”落幕2025-07-08 06:40
A股重要时刻 新基将“25箭连发”!外资巨头也出手了2025-07-08 06:19
面临能源价格剧烈波动,化工巨头巴斯夫难制定2023年预算2025-07-08 05:41
市场监管总局:网售休闲服装产品抽检合格率超八成2025-07-08 05:39
涂鸦智能-W11月22日斥资约10.46万美元回购10万股2025-07-08 05:28
AMD业绩警报后又传坏消息 联邦快递预警才过三周又要下调送单预期2025-07-08 05:20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滴水湖金融湾已初具未来新兴金融中心雏形2025-07-08 07:57
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热门人选,都来自英美2025-07-08 07:08
数读南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列全国第九2025-07-08 06:49
国庆假期各方落实疫情防控 多措并举守安全2025-07-08 06:23
刚刚!昌九高铁等3条铁路开工建设!2025-07-08 06:18
\2025-07-08 05:58
“0添加”走红简史:除了辛吉飞,调味品业还有一家“元气森林”2025-07-08 05:53
王兴最终还是没有避开张一鸣2025-07-08 05:42
25年来首次全面修订 票据新规助力中小微融资2025-07-08 05:18
椰树直播带货“辣眼睛”,土味营销应适可而止2025-07-08 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