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降息降准还有戏吗?巨震后回稳的债市何去何从 正文
时间:2025-07-07 16:02:4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娱乐
业界和学界认为目前仍有降准或降息的必要性。中国经济复苏的成色究竟如何?复苏将如何演化?这是近期业内最为关注的问题。对于经历了去年四季度巨震的债市来说,答案至关重要,理财净值能否持续回稳也与之息息相关。
业界和学界认为目前仍有降准或降息的降息降准必要性。
中国经济复苏的还有回稳成色究竟如何?复苏将如何演化?这是近期业内最为关注的问题。对于经历了去年四季度巨震的戏巨债市来说,答案至关重要,震后理财净值能否持续回稳也与之息息相关。市何
第一财经近期报道,去何国内服务行业的降息降准复苏势头强劲,但“大件消费”(车、还有回稳房)数据依然萎靡,戏巨企业和投资人的震后信心仍待修复,因而降准、市何降息是去何否可能落地也是另一个关键的问题。
接受记者采访的降息降准多位机构人士表示,降息降准的还有回稳必要性存在,但实际操作不排除障碍(美国加息压力、戏巨经济复苏预期、银行利差收窄压力等),交易员普遍对于利率债采取“寻求高位获利了结”的策略;同时,近期信用债的表现较强,但地产债在去年债市巨震期间并未明显回调,因而机构认为地产债行情或临近尾声,相较之下部分城投债或呈现机会。
降息降准必要但概率存分歧
中国线下服务业数据强劲反弹,但业界和学界普遍对于政策宽松过早退出表示担忧,并认为目前仍有降准或降息的必要性。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对记者表示,“疫情后的复苏继续呈现出分化。一方面,国内线下服务行业的复苏势头依然强劲,这可以从国内流动性和电影票房收入的强劲表现得到证明;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复苏缓慢,一些行业出现逆风。受供应方面的一系列限制,跨境航班仅恢复到大流行前水平的14.1%。建筑业的开工恢复率虽然上升到38%,但仍比去年同期低12.6个百分点。”
此外,1月份信贷社融数据虽然超预期,但喜忧参半,也反映出复苏仍需要时间。例如,从信贷结构来看,企业端表现仍好于居民端,现阶段居民加杠杆意愿仍不足,1月30城商品房销售同比下降41%,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高达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消费投资意愿仍待修复。
就通胀而言,1月整体CPI同比涨幅从去年12月的1.8%升至2.1%,基本符合市场预期。1月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从去年12月的4.8%升至6.2%,而非食品价格同比涨幅也从1.1%升至1.2%。核心CPI同比涨幅从12月的0.7%升至1%,而服务业CPI同比涨幅从0.6%升至1.0%,环比涨幅也为2020年1月以来最大。
“我们最近将CPI从2.5%上调至2.6%,以反映疫情结束速度快于预期。但我们仍然认为,通胀不是今年中国的主要问题,我们预计今年政策将保持宽松。”野村表示。
南银理财研究部负责人王强松对记者称,对历史上经济复苏前夕降息表现复盘,可以发现,央行是否降息取决于经济复苏成色。若PMI和工业增加值等经济指标表现不佳,同时社融累计同比增速也偏低,央行通常倾向于降息以提振基本面。
对此,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对记者称,一季度是货币政策发力的重要窗口,下调MLF利率是合意的政策工具,二季度或为央行降准窗口。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告诉记者,降准、降息皆有可能。本周有两万多亿逆回购和MLF到期。
就流动性而言,瑞银证券中国利率策略分析师夏愔愔对记者提及,2月第一周央行净回笼10680亿元流动性。但第二周资金面趋紧,D升至2.2%以上。央行及时通过逆回购投放流动性,在2月8、9、10日分别净投放4860亿元/3870亿元/1800亿元,资金面在上周后半段逐渐恢复宽松。我们认为,资金面在2月初出现紧张状况可能与银行信贷投放节奏较快有关,且2月以来地方债发行也比较密集(2月前两周地方债净发行分别为2747亿元和1352亿元)。本月银行同业存单再融资压力也较大(存单到期量高达2.26万亿元)。综上考虑,瑞银预计央行本周会在MLF操作中进行约2000亿元的净投放(高于1月的790亿元)。
不过,亦有不少观点认为降准降息的实际概率有所下降。事实上,早在1月时,宽松的呼声就颇高。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当时就对记者称,1月不是降息的窗口期,境外主要发达国家仍处加息周期,输入性通胀压力需持续警惕,国内市场利率仍处低位;2022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34BP,新吸收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仅下降11BP,短期内再度降息对银行成本压力较大,因而再度降息的内外部条件暂不具备。春节后,央行的降息决策可能还要根据春节期间与一季度国内需求恢复状况、1月31日与3月21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加息进度等情况而定。
交易员对利率债“逢高卖出”
整体而言,目前的环境并不利于利率债,逢高“获利了结”仍是各大机构的主要策略。
“现在货币政策的重心是信用扩张,银行间流动性确实很难像去年那么松,整体对债市偏不利。”解运亮称。
吴照银则认为,债券上半年整体上呈现横盘状态,去年底今年初企业债收益率上行较快,近期有所回落。另外今年1月信贷数据超预期而社融数据低于预期,这也有利于债券市场。但二季度以后,随着经济上行速度加快,新增信贷在一季度大规模发行后增速也会减缓,这对债市也较为不利。因此一季度债市较为平稳,随后债券收益率将缓慢上行。
王强松认为,当下复苏仍处早期阶段,经济增长前景仍有一定不确定性,降息有一定必要性。如果降息落地,不建议追多长债,原因在于,经济开启复苏阶段,降息后市场更可能解读为“利多出尽”,机构做多长端动力不足;从赔率的角度来看,博弈“宽货币”的性价比不高。
他预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在2.85%~3%震荡,由于早前卖方不断上修社融预期,10年期国债已定价超预期的社融数据,1月社融公布后尾盘走势演绎“利空出尽”,后续的关注重点仍在于经济修复的成色。操作方面,长债博弈的性价比偏低,除抓取短久期、高等级个券的票息收益外,存单在调整后的配置价值也明显提升,9M的性价比更高。
地产债行情临近尾声,城投债仍有机会
近期,信用债的表现显然更为强劲,多数机构将其理解为去年底和今年初大跌的回荡。
数据显示,2月3日~10日,利率债收益率多数上行,信用债收益率多数下行,信用利差多数下行。信用债发行规模上升,票面利率较低。二级成交中,活跃成交以中高等级、中短期、央企为主。截至2月10日,各行业利差环比前一周多数下行。
头部债券私募合晟资产总经理冯建桥对记者表示,产业债方面,扩内需下信用扩张的方向已经明确,内需相关的产业景气度有较好的表现。从配置角度看,一方面把握景气度阶段性下滑行业里国企的机会,另一方面在行业景气度向好的行业里,把握一些品种的利差机会。一些大型的民企产业集团在经历反垄断的打击后,随着资产处置进程的深入和银行端融资的修复,整体的信用风险在收敛。2023年外需走弱的背景下,稳经济成主线,一些大集团的民营企业家的政治风险短期降低。
但在冯建桥看来,经历了两个月的牛市后,当前房地产债券价格涨幅已较大,后续进一步上涨的空间较为有限,部分弱资质主体当前价格相较于基本面的改善情况有一定高估,建议把握情绪火爆的时间窗口,通过同资质主体间和同主体不同期限品种间的转换,进一步提升组合的信用资质。
尽管城投债方面近期风险有所上升,遵义等地区在银行贷款展期之后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债务压力,债券的还本付息资金仍需要政府的协调解决,不排除非公开债券协调展期的可能。“但好的一方面是,城投平台是政府加杠杆、拉动基建的重要抓手,也是信用扩张的重要一环,在2023年扩内需和财政加力提效的大背景下,出现迅速全面的城投信用危机概率很小。”冯建桥称。
九价HPV疫苗扩龄 供不应求或加剧2025-07-07 15:56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将三审: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人员,或记入信用记录2025-07-07 15:56
对土耳其发起“敌对行为”?希腊否认2025-07-07 15:47
美股拼多多ADR飙升逾20% 业绩显示消费者需求复苏2025-07-07 15:13
内蒙古发放首批事业单位法人电子证书2025-07-07 14:38
人保副总裁谈中期不分红:原则上每年一次向股东分红到位2025-07-07 14:14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投放3000亿元 支持基础设施重点领域项目2025-07-07 13:38
海航投资被处罚预告 股民索赔可期2025-07-07 13:36
连续两个季度对华贸易逆差,“韩国制造”努力升级保中国市场2025-07-07 13:34
梅德韦杰夫将自己对天然气价格的预测上调至年底前达到5000欧元2025-07-07 13:16
议价能力差,原材料供应存隐忧!IDG突发入股,Growatt能否俘获港股投资者的心?2025-07-07 16:01
美联储高官持续放鹰:遏制通胀仍未结束 9月加息多少看数据 利率需长时间维持在限制性区间2025-07-07 15:52
中南建设发布2022年半年报:降负债、保交付、守住现金流2025-07-07 15:46
三季报大幅预增!果链、辣卤零食巨头业绩亮眼,高景气行业公司加速扩产2025-07-07 15:31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深化金融科技应用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2025-07-07 15:09
美司法部正起草针对苹果的反垄断诉讼 目前处于早期阶段2025-07-07 15:08
枢密院十号:虚伪!美国还在从俄罗斯进口,每月10亿美元2025-07-07 14:45
上海海关:7月外高桥港区连续查获近6万瓶违规出口香水类货物2025-07-07 14:40
广州:本地疫情与外地输入疫情交织叠加 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2025-07-07 14:39
电商平台仍有鳄雀鳝买卖,25元起!律师:放生可责令限期捕回2025-07-07 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