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某公司要求一旦怀孕自动离职!女员工生育歧视何时休?

  发布时间:2025-07-06 10:11:1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日前,一封要求女员工一旦怀孕自动离职的公司免责承诺书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承诺书上写道:“本人郑重承诺在公司工作期间一旦怀孕,本人要自动离职,并且放弃追究本单位任何经济补偿和相关法律责任。”红星新闻记 。

日前,网传一封要求女员工一旦怀孕自动离职的司求生育公司免责承诺书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承诺书上写道:“本人郑重承诺在公司工作期间一旦怀孕,旦怀动离本人要自动离职,孕自员工并且放弃追究本单位任何经济补偿和相关法律责任。职女”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发帖的歧视该名女员工,她肯定这封承诺书情况属实,网传但因“尚未离职,司求生育不方便接受采访”而拒绝讲述更多细节。旦怀动离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的孕自员工邓千秋律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此类现象并非个例,职女一些企业暗藏的歧视生育歧视其实屡禁不止。

2019年,网传据多家媒体报道,司求生育某高校通报“女职工未报备怀孕被处罚”事件引发热议。旦怀动离该校发布的通报里提到,对未报备怀孕女职工进行“全校通报批评,扣发6个月绩效工资”以及“取消两年内评优评先和评定职称”。“怀孕得报备,生育得排队,插队怀孕可能被辞退”随即引发热议。据报道,事后,该高校就此事通过官方微博表示,校方相关部门在执行有关规定的过程中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决定撤销相关文件。3人因违反规定被批评并扣发半年绩效工资。

那么,企业生育歧视背后的根源在哪里?怎样才能为企业生育歧视画上“休止符”呢?红星新闻梳理裁判文书网中因女员工怀孕引发的劳动争议案件,并采访多位专家、律师探讨如何改变职场上的女性生育歧视问题。

↑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的“怀孕即自动离职”承诺书

▶▶▶“怀孕即离职”承诺书有效么?

律师:被逼无奈签订承诺属无效条款

邓千秋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如果这份这封承诺书违反劳动者的真实意思,是劳动者为了保住工作、被逼无奈,在被胁迫的情况下签订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就是一个无效的条款”。

既然属于无效条款,那企业是出于何种目的拟定这样一份承诺书的呢?尚未离职不方便进行维权,一旦离职又面临劳动仲裁或者诉讼消耗时间和精力。生育歧视之下,女员工究竟处于怎样的困局?

北京市大禹律师事务所的陈嘉伟律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一份在法律上无效的承诺书主要是对员工起到心理上的威慑,在这一情形中,员工和企业都可能“不够懂法”。同在北京市大禹律师事务所的魏俊玲律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在实践中,存在许多小微企业没有法务或者法务业务能力不足的情况。

面对这样的承诺书,女性员工该如何维权呢?

魏俊玲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如果在怀孕后被迫离职需要进行维权,可以进行劳动仲裁;如果打算拒绝签署承诺书,在当下就进行维权,需要用录音等方式保留证据,证明公司存在不签署协议就辞退的威胁意图。

邓千秋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面对企业要求签署承诺书的情况时,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公然反对,则可能马上丢掉工作;如果不反对,就只能签这个协议,因此陷入两难。

邓千秋说,企业对女性员工生育歧视采取的常见措施包括:从入口阻断——不招适龄、未育女性;提出怀孕报备制,女员工轮流生育,经过批准才可以怀孕;怀孕之后降低工资以及在怀孕之后用各种手段逼迫离职等。

▶▶▶怀孕引发的劳动纠纷时有发生

利益受损的不仅是企业员工

红星新闻记者整理发现,因怀孕而陷入劳动纠纷的情形时有出现。据不完全检索,裁判文书网中公开的766940起劳动仲裁中,4620涉“怀孕”;3299840起劳动争议中,10392 涉“怀孕”。

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在2021年做出的一则民事判决为例,女性员工刘某怀孕后,其所在公司多次为其安排出差任务,在刘某以怀孕不便为由拒绝出差后,公司认定其不能胜任原岗位,将其从山东调岗至广东。刘某无法接受工作地点的重大变动,未能到广东履职,随后用人单位因其拒绝到岗和旷工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双方陷入纷争。

法院经审查认为,涉案公司在刘某怀孕期间通知其工作地点由山东调整至广东,该调整将对刘某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刘某对此亦表示拒绝。在未与刘某就工作地点调整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公司逾期不到岗为由解除与刘某的劳动关系,缺乏法律依据。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劳动纠纷中,劳动者并非绝对弱势方,也时常有企业权益受损的情形出现。

以2021年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一则民事裁定书为例。2019年11月13日至2019年12月9日期间,某公司先后向员工董某出具《劳动合同续签意向书》《协商变更劳动合同询证函》《协商变更劳动合同再次询证函》,董某最终答复不同意调岗。2019年12月11日,该公司向董某出具《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后,董某在通知书上签字,未留下异议意见。但在签收通知书后,董某口头告知公司其怀孕,双方因“不得在怀孕期间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陷入劳动争议。

最终,法院认定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不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法院作出裁定:驳回董某请求公司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差额的再审申请。

魏俊玲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在怀孕、生育引发的劳动争议中,企业也时常面临利益受损的问题,“只能吃哑巴亏”。

▶▶▶企业生育歧视如何破?

多方合力构建积极的生育支持体系

邓千秋表示,企业的生育歧视现象由来已久,背后有企业的经济动因,一旦遇到女性员工怀孕生育,企业要为遵守劳动法律的相关规定付出相当的经济成本。

“劳动法律规定怀孕员工不得辞退,对女性权益的保护立竿见影。企业必须遵守,不然就违法。”邓千秋将这一情景概括为“国家请客,企业买单”。 一些企业出于经济动因,而做出了不同程度的“逃单”行为,如拒绝招聘已婚未育女性等。

8月17日,国家医保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长刘娟曾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实践表明,产假过长可能会带来职业女性的生育顾虑,增加女性的就业歧视,不利于男女的公平就业,继而影响女性的生育意愿,需要统筹考虑各方的负担和对就业的影响,综合施策、责任共担,共同构建积极的生育支持体系。

亦如刘娟指出的产假过长造成就业歧视的情况,邓千秋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劳动法律中对女性权益的保护提高了企业雇佣的经济成本,客观地说,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女性的就业困难。

“但从‘政府请客、企业买单’转变为‘政府请客、政府买单’也并不现实,政府买单压力大,还需付出一定的监督成本。”邓千秋说。同时,他认为需要建立的是一个完整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有周密的配套措施。

2021年8月3日,《中国妇女报》刊发《从女性友好视角完善生育支持体系》一文,对2021年7月2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作出解读,认为其是“实施一对夫妻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实施配套支持”的重要决策,强调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在指向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教育供给等生育支持政策的同时,特别要求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平等就业。

该文写道:基于女性发展与生育支持并重的思路,提出减轻生育负担、构建生育支持体系的路径,并强调只有将性别平等观和女性友好视角贯彻于生育支持体系构建中,才有望提升生育率。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人口学系主任杨凡此前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我国可以在现有生育保险体系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保障男性和女性在产假、陪产假和育儿假期间收入水平基本稳定。权责对等,保障范围扩大的同时,也需要扩大缴费群体。比如,育儿假期间的经济成本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付的共同基金来承担,政府视阶段变化和政策导向予以不同程度的补贴。杨凡也特别提出,在当前的人口形势下,生育已经超越了家庭事务的范畴,个人、企业和政府都承担一定的成本是合理的。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实习记者王辰元 北京报道

  • Tag:

相关文章

  • 北京朝阳:隔离管控人员可直接线上预约诊疗

    今天11月23日),北京市召开第422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蓓蓓介绍,驻区所有医疗机构应开尽开,发热门诊应开尽开,保障就医看病需求。重点加大隔离居民服务保障
    2025-07-06
  • 报告称Apple Watch在今年或2023年有可能获得卫星连接能力

    本文来自cnBeta去年传言iPhone 13系列将获得卫星连接功能,但最终并无进展。现在,我们期待着iPhone 14型号推出该功能,尤其是用于应急目的。一份新报告显示,未来的Apple Watch
    2025-07-06
  •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要提高活下来的质量 将更注重系统创新

    每经记者 王晶   4月26日,华为第19届全球分析师大会在深圳开幕。每年的分析师大会,都是华为对外阐释行业趋势、发布战略布局的窗口。在媒体问答环节,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回应了外界关注的华为消费者业务
    2025-07-06
  • 天津土拍“啥也不是”?

    “天津首轮土拍,印证了那句成语——啥也不是!”4月25日下午,天津2022年首轮土拍结束后,资深天津自媒体“昉谈”用一句谐谑的标题和内容来总结这场土拍。“啥也不是”哪是成语嘛。背景新闻是:天津)30宗
    2025-07-06
  • 三星3nm制程最早有望于2024年开始供应 客户包括英伟达、高通等

    《科创板日报》23日讯,三星将以3nm先进制程为英伟达、高通、IBM、百度等客户制造芯片,预计最早将从2024年开始产品供应。据悉,这些客户综合考虑3nm技术能力、从过去开始的战略合作关系、确保多个供
    2025-07-06
  • 房企暴雷的“受害者”!净利润首次负增长,老板电器危矣?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摩根频道在品牌创立43年后,营收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迎来了自己生涯的“里程碑”。4月19日,老板电器公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老板电器实现
    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