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析:美国通胀为何反弹?实体经济活力有待提高
作者: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研究总监 李钢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市场实体美国通胀舒缓比较清晰,分析反弹市场舆论焦点由对通胀的美国评估转向对经济增长不确定的判断。随即美国经济“萎缩—衰退—软着陆—免于着陆”的通胀提高预期与争论此起彼伏,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为何预期在加息和降息之间反复摇摆。尤其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环比上升0.5%,经济同比上升6.4%,活力数据高于预期凸显通胀压力持续存在的有待迹象。通胀二次反弹或多次反复不定对经济干扰比较棘手。市场实体那么单纯依靠美联储单一反通胀的分析反弹力量,能否推动通胀长期趋于均衡合理水平发展?美国答案可能并不乐观,预计即便美联储持续加息至更高终端利率水平,通胀提高执行更高规模的为何缩表计划,通胀持续线性的经济舒缓趋势可能仍存阻力。 美国当下的活力通胀仍未完全摆脱疫情遗留问题的干扰,供给层面主要是全球化产业链尚未完全恢复,制造业和服务业前期投资不足导致在需求恢复之际难以快速提升对应产出。而实体企业并未提前布局扩大生产的关键因素在于从长计议美元融资成本随着美联储和全球主要央行加息有升高可能,这可能是企业长期的经营风险。尤其是2020年以来,市场对美国乃全球经济萎缩和衰退的担忧并未彻底消退,经济实体信心,不足扩大投资和生产意愿偏低,而今年来美国上市企业业绩增长放缓及裁员更加重了中长期供给不确定性。 从需求角度来看,虽然当下储蓄率已降至偏低常态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货币在消费系统良性传导。毕竟美联储增发货币带来的民众收入增幅并不能抵消通胀对购买了的冲击,当民众财富购买力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下,民众对安全资产的追逐意愿明显强于消费意愿,这也是疫情期间美国民众储蓄率上升的关键参数。尤其是疫情以来民众投资需求偏于更加短期化和灵活性投资,而美股上涨带来的回报相对优于实体投资,金融衍生品价值的通胀也对整体广泛性的通胀有明显助推效果。同时金融市场的投资抢占了实体投资的资金。 美国应对通胀的优势在于科技实力和全球经济地位独一无二,经济常态化高效运转令通胀的传导比较顺畅,这也是通胀涨跌都比较快速的反应的关键。但目前通胀顽固主要是市场参考政策动向存在分歧和疑惑。虽然美联储对外强调政策宗旨以通胀降至目标水平为根本,但市场对未来终端利率的预期存在较大差异,且就业、支出和广泛的经济指标在不断挑动市场情绪变化,继而干扰市场行为与计划推进。尤其是当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多个投行机构都对未来美国经济增长预期有所好转,这导致市场既想要顺应经济趋势扩大生产和需求,又担忧通胀居高不下刺激美联储持续加息带来中期不良影响。因而,美联储急需更加明确的政策目标给予市场中长期行为规划作为锚点。 长期而言,未来美国应基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货币机制下,充分调动经济主体对货币传导主动性,避免货币在金融系统或资本市场中循环运转带来的资本价格通胀广泛影响。特别是美联储应明确货币政策单一目标,并严格货币秩序,这样才能稳定市场预期,为经济主体做中长期计划铺平道路。美国实体经济具有较高的科技领先优势,数字化经营可能是美国货币物尽其用的关键,继而实体高效运转才能解决通胀顽固性问题。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日元对美元汇率创1998年8月以来新低
- 创金合信基金郑振源:债券投资需重视负债端和净值波动管理
- 储慧智能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中科创星领投
- 招商证券:电商互联网公司股价2023年迎来价值回归 关注三大主线
- 梅斯特支持12月加息50基点 美联储政策处于合理位置
- 去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稳步增长
- 新材料公司2022年业绩预报扫描!新能源、光伏产业链受益,面板企业下滑明显
- 第七家外商独资公募来了!看好中国资产,外资队伍加速涌入
- 南海某海域,多艘舰艇跨昼夜全训考核!
- 高启强真的能把人“教坏”么?
- 1400亿!北上资金1月净买入创下新纪录,原因揭秘!最新增持量占比居前股抢先看,三大行业获巨幅加仓
- 国家医保局再提“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进医保 赛道公司股价还要坐多久过山车?
- 湘园新材再走IPO之路 主营业务集中未来如何落子?信息披露不够规范,员工平均年龄偏大 ,毛利率下降
- 出境团恢复!新西兰首发团26000元/人,1分钟满团!2月平均机票价格降五成,旅行社协会发布重要提示
- 伊力特2022年净利润腰斩背后:经营面临困境 急需拓展全国市场
- “特别能聊”的人工智能会聊出些什么?
- 2022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中,12家中企上榜,外交部:点赞
- 23倍PE取消,未来不能再闭眼打新!新股发行承销规则巨变,考验投行真本事时候到了!
- 大热AI概念股,高管逢高减持!监管追问:是否“蹭热点”?
- 新发地市场节前返乡商户超八成已返岗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