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将迎开市三周年:总市值突破5万亿,超2600亿解禁大潮将至,后市走势如何?

7月,科创作为我国注册制改革的迎开首块试验田,科创板将迎来开市三周年。市周市值
2019年7月22日,年总科创板首批25家企业正式上市。突破截至6月30日,超亿科创板已有上市企业432家,解禁将至IPO募资逾6100亿元,大潮总市值突破5万亿元。后市何三年来,走势科创板在发行、科创上市、迎开交易、市周市值披露、年总监管、突破退市等环节均作出了有效探索,加快了注册制在我国资本市场全面实施的步伐。
“‘硬科技’已经成为科创板的标签,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科技创新企业成为科创板的典型代表,科创板也以较高的估值、活跃的交易和较强的融资能力为科技创新企业筹资发展和规范运行提供了强大的支持。”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凸显“硬科技”底色
作为我国注册制改革的“试验田”,科创板表现出了巨大的改革创新活力。安永于6月30日发布的《中国内地和香港IPO市场》报告显示,2022上半年,科创板筹资额首次超过主板,IPO数量和筹资额占比分别为31%和37%,以半导体、芯片为代表的硬科技企业上市活跃,推高了科创板筹资额。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分析师刘恒宇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科创板科已培育出一批“独角兽”企业,目前,科创板已有效起到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聚集,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和助推产业升级的作用。、、等在内的一批 “独角兽公司”在科创板的呵护下,不断构建核心竞争力,助推“中国硬科技”走向全球。
经历三年的发展,科创板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根据科创板上市公司财报,2021年,科创板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约850亿元,同比增长2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3%,居A股各板块之首;截至2021年年底,科创板研发人数占比达22.30%,远高于同期主板和创业板的8.14%和16.02%。
另据智慧芽数据,从研发投入强度(指企业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比例)来看,科创板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了10.3%,是创业板企业(4.9%)的两倍多,是主板企业(1.8%)的5倍以上,整体上展现出高研发投入的特征。
从行业角度来看,生物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双双超过10%。其中,属于生物产业的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最高,达到了22.2%,约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两倍。
作为在科创板上市的生物科技企业代表,董秘沈卫红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科创板为企业快捷募集资金、快速推进科研成果资本化带来了便利,加速科创企业发展,有利于企业提升规范治理能力、综合运营能力和发展中的抗风险能力。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科创板“大非”解禁来袭
7月份,科创板将迎来新一轮解禁高峰。根据Wind统计,7月份科创板开始流通股份数量合计达105.34亿股,单月解禁股份数量排名位居科创板开市以来第一。同时,解禁股份数量较排名次席的2020年7月份的53.11亿股解禁股份数量,增加近一倍。以6月30日收盘价计算,解禁市值超2600亿元。
对此,柏文喜表示,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科创板将迎来开市三年以来单月解禁股份数量的最高峰,科创板开市三年内整体规模最大的解禁有可能带来一定的减持,这也是科创板发展的必经之路,以及检验科创板真实成色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要关口,资本市场需要以平常心来看待。未来科创板仍须以支持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共同发展。
与前两年解禁潮不同的是,今年7月,将是科创板上市公司三年“大非”(即控股股东和实控人自股票上市之日起三年内不得转让首发股份)解禁高峰。据统计,2022年科创板首批“大非”解禁规模为4740亿元,其中今年7月解禁规模最大,达2151亿元。与此同时,2022年科创板“小非”解禁规模超3800亿元。2022年科创板一年“小非”解禁规模为3827亿元,其中今年8月解禁规模最大,达653亿元。
从行业来看,2022年电子行业“大非”解禁规模居于首位。2022年科创板中电子行业三年“大非”解禁规模达1693亿元,居于“大非”行业解禁规模榜首。另外,2022年“小非”解禁规模最大的行业为医药生物,达1052亿元。
具体来看,7月“大非”解禁股数占总股本比例较大的十家公司分别是(82.1%) 、(71.8%) 、(66.8%) 、(62.4%) 、(62.1%) 、(58.2%) 、(53.2%) 、(52.4%) 、(52.0%) 、中微公司(46.6%) 。
国盛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客观上看,本轮解禁规模新高、持续较长且以大股东解禁为主,更易引发市场担心,但结合减持回报的性价比及大股东减持限制看,实际减持冲击仍相对可控,无需过于悲观。参考前期解禁经验,科创反弹尚未充分,无论是节奏还是幅度上,现在就博弈解禁冲击可能都为时过早,短期重点关注“解禁+破发”个股。此外,解禁冲击过后,科创“高增+低估+低配”长期逻辑未改的大前提下,新一轮科创战略布局窗口将再度开启。
对此,刘恒宇表示,股东解禁潮是考验科创板持续能力的关键,设立科创板的目的是持续孵化企业成为大企业、强企业,能够通过科技走向世界,而很多企业家把上市当作变现的终点,也同时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终点,这不利于资本市场长期发展,所以解禁潮是科创板面临的第一个大考,市场更希望看到股东们少减持,与企业共同发展。
在刘恒宇看来,从短期看,股票抛售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上涨压力;从长期看,在硬科技发展已成为国策的大背景下,短期的市场震荡并不会改变科创板整体向好发展和持续培育优质企业的趋势。
相关文章
荣耀Magic Vs折叠屏旗舰手机正式发布 全新结构设计 售价7499元起
新浪刷吗讯 11月23日下午消息,荣耀正式发布新一代旗舰折叠屏手机——荣耀Magic Vs系列。新品不仅配备旗舰级性能、屏幕及影像能力,更在轻薄长续航、智慧交互体验、健康显示等方面,推动折叠屏进入主力2025-07-06兴业证券配股价较6年前降逾三成终落地 “现价+分红”原股东或已亏损15%
持续了约一年的配股事项终于落地,公司拟以5.2元/股的价格发行20.09亿股股份,募集资金不超过140亿。本次配股保荐机构联席主承销商)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还有三家联席主承销商分别为股份有限公2025-07-06- 作者: 周艾琳全球通胀仍高位运行,美联储等央行持续加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不断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测,滞胀似乎山雨欲来。日前,在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期间,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国际金融30人论坛学术2025-07-06
- 如果一个工作不辛酸、不付出,就不会有工作的意义感。“摸鱼”虽是一味解药,但它终究不能解决根源性的困境。当你在周一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公司,却发现整栋楼都不见了,你会是怎样的反应?如果你不在意,并且周围的2025-07-06
“头部公司捕猎者”孙正义留给自己最后的“体面”:退出软银舞台
今年全球科技公司股价都经历了暴跌,在过去的一个季度中,愿景基金投资亏损接近100亿美元。“这将是我最后一次在财务业绩会上发言。”在软银最新财季会议上,孙正义宣布:将退出该公司的日常经营。消息一出,引起2025-07-06-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本周一8月15日),A股大致平收,截至收盘,上证综指微跌0.02%至3276.09点,深综指涨0.47%,创业板综指涨0.90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