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 中消协发布“双十一”消费提示:理性购买勿跟风 明晓规则好维权 正文
时间:2025-07-07 20:14:0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知识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购物节已拉开帷幕,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9日)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按需消费,防范商家促销套路,加强自身维权意识,谨防各类电信诈骗。一、留心促销规则,规避消费套路每到“双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双十一”购物节已拉开帷幕,中国消费者协会今天(9日)发布消费提示,中消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理性按需消费,协发性购防范商家促销套路,布消加强自身维权意识,费提谨防各类电信诈骗。示理
一、买勿明晓留心促销规则,跟风规则规避消费套路
每到“双十一”,双十一商家推出各种促销手段吸引消费者,中消包括预售、协发性购满减、布消红包、费提优惠券等,示理复杂的买勿明晓花式营销也迷惑着消费者,引得消费者抱怨不断。对此,中消协建议消费者下单前认真阅读各平台和商家的预售及促销规定,详细了解定金及尾款支付时间、退还条件以及优惠券使用条件、折扣范围和期限等内容。尤其需要注意,通常情况下“定金”支付后,如果消费者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或因自身原因不想购买此件商品了,“定金”是不予退还的。因此,建议广大消费者切勿冲动支付定金,也不要忘记在规定时间内支付尾款。
今年,不少电商平台推出了新的保价政策,一定程度上提振了消费者对于预售促销活动的信心,但不少消费者反映,不同平台和商家的保价规定复杂繁多,一不小心可能被套路。不仅发现自己“花高价”购买的商品半夜降价,还被商家以“优惠券、赠品等活动不在保价范围内”为由拒绝退差价。有的商家甚至下架商品直播链接,以此来逃避保价规则。针对今年的保价规定,中消协建议消费者提前明确保价时间、保价方式、价格范围等规定细则,并及时咨询商家和平台客服,必要时留存聊天记录、广告宣传页面截图等证据,便于产生纠纷时进行维权。
二、注重商品质量,切勿盲目跟风
近几年直播带货热度持续不减,明星、网红直播间的“流量”带货也异军突起,点燃了消费者“买买买”的热情。同时,以“低价”为噱头的直播更是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盲目跟风购买。伴随着直播带货乱象迭起,“翻车”不断,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售后服务缺位、维权困难等痛点问题也层出不穷。对此,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1.尽量选择资质全、信誉高、口碑好的正规直播平台进行观看和购买,甄别直播商家是否具有营业执照,不要随意点击非官方或陌生的直播邀请和链接;2.下单前了解清楚商品主体信息、质量构造、功能功效、价格质保等情况,关注商品的购买评价与其直播间商品的相符性;3.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后及时截屏或录制商品的广告宣传、直播画面、聊天记录、支付凭证等相关的证据,以防止商家下架直播视频无法进行维权。
三、选择正规平台,谨防交易风险
“双十一”期间,也是各类电信诈骗的高发期。促销信息和手段繁多,购物平台和购物方式多样,售后维权问题增多,使不法分子有了可趁之机。购买前,消费者应注意:1.慎点各类红包领取及促销短信链接,其中有可能包含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一旦点击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或财产损失;2.谨慎甄别购物平台,一定要通过正规应用商店下载最新版本的官方购物软件,不随意点击网页、软件中的不明链接和弹窗进行交易,切勿私下进行汇款、转账。
购买后,如果接到快递丢失、商品缺货、退货退款等信息或电话时,应及时拨打平台和商家及物流公司官方客服咨询确认,经多方核实后再行处理。特别提醒老年消费者,如果收到类似“免费中奖”“红包领取”等短信,尤其是页面跳转到其他网页并要求填写个人信息才可兑奖的情况,一定要立即关闭页面,以防上当。
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防范信息泄露
在往年的投诉案例中,不少消费者反映营销类短信无法退订,甚至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订阅了品牌信息,总是被各类促销信息和推销电话骚扰。中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仔细阅读各电商平台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相关隐私政策及条款,非必要不提供个人相关信息,尤其是身份证、银行卡以及各类验证码等重要信息。同时,及时销毁带有个人信息的资料单据,防止因随意丢弃、使用不当等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此外,建议消费者在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留存案件线索和相关凭证,向个人信息保护管理部门或者所在地消协组织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五、关注订单信息,避免售后纠纷
今年“双十一”期间,许多地区受疫情管控影响,物流受限或停运,收货时长无法保障。中消协建议广大消费者在下单前与商家和物流客服确认商品是否可以发货,尤其在购买急需品和生鲜易腐商品时,应提前规划物流配送时长。快递若滞留在途中或被拦截退回发货地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此外,由于“双十一”购买的订单数量较多,建议下单后密切关注物流信息,避免错收和漏收快递,产生不必要的售后维权纠纷。收到货后立即消杀,尽量当场验货,确认无误后再签收。
六、科学理性消费,杜绝冲动消费
每年“双十一”期间,“全年低价”“巨惠特卖”的促销广告铺天盖地,各类“种草视频”“安利软文”防不胜防,直播带货更是花样众多,不少网友冲动消费,摇身变为“尾款人”。中消协倡导,消费者在面对明星、达人主播带货时,不要因所谓“明星同款”而盲目跟风购买不必要的商品,学会量入为出、理性消费;也不要被“低价爆款”“拍一赠多”等商家宣传迷惑而冲动消费,应选择自身切实需要的商品,更加注重商品质量及服务,避免囤货和重复购买,践行绿色低碳消费理念。
中消协也敦促各电商经营者切实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让利于民,多一些透明与真诚、少一点算计和套路。主动承担经营主体责任,公平对待每一位消费者,让消费者能够在公平消费中获得良好消费体验,真正放心安心消费。(总台央视记者 王婧)
连花清瘟叒爆火,以岭药业再创新高虚不虚?2025-07-07 20:09
半月谈:想控糖,无糖食品莫乱尝2025-07-07 20:05
深圳金融监管部门:2022年新增普惠小微企业贷款2000亿元,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2万户2025-07-07 19:54
马克龙告知拜登,沙特、阿联酋石油产能接近极限已很难再增产2025-07-07 19:33
日增破6000例,重庆中心城区继续坚决实施全域协同防控2025-07-07 18:59
携程集团飙升16% 公司净收入为41.09亿元好于预期2025-07-07 18:53
北京朝阳区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新增风险点位2025-07-07 18:47
媒体:北约峰会或对华“更加强硬” 中国不应被视为北约的对手2025-07-07 18:25
北方国际逆势突围前三季扣非倍增 国内外均衡开拓在手订单1470亿2025-07-07 18:00
高盛:随着欧洲寻求石油作为天然气替代品,油价今夏将破140美元!2025-07-07 17:47
“赎回潮”波及可转债,周跌2.47%,同遭抛售压力2025-07-07 19:51
雅宝将在美国建锂加工厂,计划到2030年锂产能增4倍2025-07-07 19:45
卡塔尔外交大臣与法国外长通电话,双方讨论伊核问题2025-07-07 19:14
国家卫健委:今年以来本土疫情频次明显增多,波及范围比较广2025-07-07 19:00
到2030年,力争5000亿产值!上海“1+4+5+6”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2025-07-07 18:46
连平:预计人民币汇率下半年在6.4-7.0区间内双向波动,保持基本稳定的可能性较大2025-07-07 18:22
【曝光台】国家统计局关于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有关地区统计违法案件的通报2025-07-07 18:20
新经典:公司从今年年初就已与“东方甄选”、“东方甄选之图书”开展合作2025-07-07 18:19
郑永年:中国如何引领下一波全球化?2025-07-07 18:00
巨丰投顾:赛道股卷土重来 上证指数站上3400点2025-07-07 17:39